关于征求《淮北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近日,淮北市乡村振兴局对照省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起草了《淮北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现市直有关部门及三区一县征求意见建议,时间自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2月22日(5个工作日)。请于2023年2月22日下午前,将意见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反馈至市乡村振兴局。
联系人:夏琦 ;电 话:3199006;电子传 真:3199057;电子邮 箱:fpb3199686@163.com
附件:淮北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淮北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2月16日
淮北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提升,根据2023年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和省乡村振兴局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开展大学习。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从中找方向、找路径、找办法,用以指导和推动工作,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2.做好大宣传。局党组成员深入基层一线,结合暗访调研,持续开展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村入户。通过局政务网站等平台及时转载转发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关于党的二十大的新闻报道,营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加强与省局综合处、宣教中心和媒体机构对接联系,及时推介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
3.抓好大落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着力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严而又严的作风,清单化、闭环式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规模性返贫。
二、全力以赴固成果
4.优化监测帮扶。合理确定2023年监测范围,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管理,强化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拓展监测渠道,优化监测方式,加强基层走访和部门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全面实施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改进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应帮尽帮;对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在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中予以标注,做到应消尽消。
5.巩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措施,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常态化开展实地摸排,及时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增量、变量问题,做到动态清零。
6.防范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应对疫情、灾情等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减少灾情对巩固脱贫成果的影响,有效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有效防范返贫致贫风险。
三、多措并举促增收
7.拓宽增收渠道。扎实推进“投入促、产业强、就业稳、主体带、光伏助、消费帮、救助兜、政策添、改革推、防控保”十项增收举措,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22个出列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8.培育乡村产业。持续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2023年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占比不低于60%,支持产业提档升级。坚持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深化“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动庭院经济发展,把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农户纳入产业发展之中,不断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继续用好小额信贷政策,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
9.做好稳岗就业。全市2023年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不低于14654人,采取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强化劳务协作、兑现跨省务工交通补贴等措施,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和村级帮扶工厂吸纳就业,落实扶持措施。统筹用好乡村各类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扎实做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等工作。
10.加强消费帮扶。抓好“832”平台采购工作,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定向采购”等消费帮扶活动。坚持市场化原则,继续做好存量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市场化运营。
四、严管强督提质效
11.强化项目建设。调整完善2023年项目库,提升谋划项目质量,严格项目入库论证,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把关。持续提高财政街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安排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不少于1.9亿元。
12.严格资金使用。持续强化衔接资金绩效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和淮北市相关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督导调度,确保衔接资金支出进度4月、6月、9月分别不低于30%、50%、75%。健全公告公示制度,衔接资金分配使用、项目安排结果等情况一律公开。严格资金拨付,坚决杜绝以拨代支,严禁衔接资金建设项目以任何形式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
13.加强资产管理。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街接资金项目等形成的资产,做到程序规范、管理有序。衔接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比照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确权登记,及时纳入“三资平台”管理。动态摸排闲置低效资产底数,谨慎开展资产处置,及时规范进行收益分配。
五、强力推进聚合力
14.扎实推进领导联系帮扶。以领导联系帮扶“头雁”示范引领,营造全市帮扶工作浓厚氛围。健全完善市领导联系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市领导联系走访和工作指导进展,采取适时提醒和台账管理的方式,持续做好市领导联系帮扶各项服务工作。
15.常态化推进定点帮扶。全力抓好定点帮扶,推动全市帮扶工作提质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压实帮扶单位责任,督促指导定点帮扶单位以帮扶计划为“纲”,实行对帮扶谋划、调度推动、年终盘点的全过程性监管。加强对定点帮扶典型选树和宣传,确保全市定点帮扶力度不减、帮扶氛围不降。
16.持续推进驻村帮扶。压实驻村选派责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实。配合市委组织部等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开展选派干部培训全覆盖,提升选派干部能力水平;做好帮扶干部跟踪管理,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督导。深度挖掘驻村帮扶典型事迹,加强对驻村帮扶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
17.深入推进社会帮扶。凝聚社会力量助力,推动社会帮扶上台阶。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协同市工商联、市民政局开展“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协调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等部门,发挥各类帮扶平台作用,形成社会帮扶工作合力。
六、创新举措美乡村
18.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完成92个其他应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47.66公里,养护提升233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新建农村改厕1万户以上,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维护,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不断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19.改进乡村治理方式。抓好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推广运用,协同推动基层管理服务事项清单化、规范化运行。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配合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深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干部学法用法,深入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宣传活动,以法治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七、固本培元强基础
20.抓好政治建设。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时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和严肃性。
21.抓好队伍建设。结合省市实际协调推进局“三定”规定编制工作,指导县区编制“三定”规定,协调县区配齐配强乡村振兴机构干部队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完善局领导联系包保服务县区制度,围绕阶段性工作重点,开展走访调研、业务指导和跟踪督办,帮助县区补缺补差、提质增效。
22.抓好培训工作。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核心要义,加强县(区)、镇(涉农街道、开发区)分管“三农”工作的同志、乡村振兴系统领导干部全员培训,着力提升全市乡村振兴干部履职能力。
23.抓好数据质量。扎实做好基础信息维护工作,积极与省贫困监测信息中心沟通对接,加强信息系统培训及集中数据清洗,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核查出的疑点数据下发基层核实,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4.抓好督查考核。发挥好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全面压实责任,高效完成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统筹开展2023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和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评价工作。开展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督查以及常态化监测调度、暗访调研。强化问题导向意识,聚焦国家、省和市督查考核反馈各类问题,以问题整改贯穿全年工作,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25.抓好机关党建。聚焦“六规范六提升”主要内容,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各项制度,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健康有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筑强党支部战斗堡垒。
26.抓好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推深做实机关干部警示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一改两为五做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严实作风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环节。
网友意见
反馈时间:2023年2月23日
截至2023年2月22日下午,暂未收到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区乡村振兴局的意见建议。